每顆牙齒內部都有管狀的空腔,神經和血管就存在這個空間中提供牙齒養分、緩衝、本體感覺等等許多的功能。
若牙齒因蛀牙、外傷或是其他原因而使細菌有通道進到這個空間,造成感染發炎、病變時,就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療來消除不舒服的症狀 (包含牙齒對冷熱敏感、自發性疼痛、牙肉長膿包等等)。
根管治療和以前說的抽神經一樣嗎? 怎麼做?
抽神經簡單來說只是『根管治療』中的其中一個步驟,並不代表整體的療程。
根管治療主要包含三個步驟:
- 清除牙髓組織
- 擴大根管系統
- 根管充填
由於治療步驟繁瑣且牙齒根管複雜程度不一,治療的次數可能由2-3次到5-6次甚至更多都有可能,負責醫師會視情況決定,療程中拍攝數張根尖X光片,相較於其他醫療用輻射劑量相當的低,可以放心。 (下圖來源:高雄市品寧牙醫診所-- 根管治療的過程)
神經沒了怎麼還會痛?
許多民眾以為牙齒的神經抽掉就不會痛了,但依據每個病患的條件與牙齒狀況的不同,治療期間依然不舒服的狀況是很常見的,譬如你手或腳受傷需要時間復健,根尖病兆的改善也是需要時間的。
另外,約診當次治療完後牙齒可能會暫時疼痛,屬於正常現象,但如果疼痛持久甚至更痛,要告知醫師此狀況看需不需要進一步處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